夏日黃昏
陽光還是燦爛的有點刺眼
假日已經成了nobe期待追風的日子
在家忙了一整天
出門時間晚了
只能選擇到離貓家10分鐘內的鹽水鎮
來去逛逛橋南老街
泉利打鐵老舖,
可列為鹽水地區歷史最悠久的商店、以及全台僅存最古老的打鐵舖。
仍在微傾古木屋中的「泉利鐵店」,
操作祖先的古董器具,
延續著先人打鐵手藝,
打鐵聲聲卻活絡著街道歷史,
稱得是見證月津文化史的活招牌。
堅持單傳家藝,
堅持以純手工打造農刀鐵具的品質,
堅持「戴斗笠」上工的第5代當家李一男阿伯,
讓泉利鐵店聞名中外。
跟阿伯買刀的老顧客可是遍及海內外,
達官顯耀的名人都有ㄋ...
阿伯跟貓貓說,
李登輝總統的女兒還親自登門拜訪買菜刀ㄋ~
早期李家祖先從福建泉州來此,
代代相承2百餘年已有第6代繼承,
但只挑合適的一子承接衣缽保留祖傳手藝,
也就是堅持一代只傳一子,
避免兄弟形成同業競爭是其特色。
難掩得意笑容的ㄚ伯說,
來訪學者多誇他的祖先有智慧,
説一代傳授2子以上,
今天就不會出名了。
坊間很多的店不就常因為2個傳人互告的戲碼 上演嘛!?
百年鹿角鐵砳
日曆下方的就是古董風櫃
百年的削刀板凳
電風扇旁邊的就是古老的水槽
代代相傳的另一項傳統,
就是每年端午節正午,
都必須從古井汲取「午時水」,
注滿於百年歷史水槽中,
作為打鐵使用水。
以午時水作為鑄造鐵器的用水,
因相傳午時水是「至陽之水」,
陽剛之氣讓打造出來的鐵具,
更加堅硬、鋒利而耐用。
遵循古法鑄鋼,
最具生命力。
鐵店的第6代傳人
阿伯的兒子
阿ㄌㄟ..
nobe你的頭啦..
妳也想學打鐵喔!!
半成品的鋤頭
阿伯介紹手工打造的刀製品
還一一介紹掛在牆上的照片給貓貓看~
跟貓貓講了好多好多橋南老街繁華的往事,
阿伯家祖先的豐功偉業!!
貓貓在阿伯的故事帶領下,
彷彿也走過鹽水月津港最繁華的那個年代!!
戴著斗笠成了阿伯的標記
只要他帶著斗笠大家就知道他是打鐵店的台柱
拿下來就沒人認得他了..
阿伯跟貓貓說,
有一次他去三唊遊覽,
在金牛角麵包店沒戴斗笠的他就然被店員認了出來..
還驚喜的跟大家說,
台灣的國寶來到店裡..
害阿伯受寵若驚呀~
阿伯的刀製品堅持不二價
因為對自己產品品質相當有自信,
雖然售價比機器製品貴2倍以上,
還是吸引人漂洋過海前來購買。
很開心阿伯家族的百年事業有了傳承
橋南老街位於鹽水港的舊港口邊,
是鹽水鎮開發最早的一條街道,
建築特色是挑高平房,
天花板夾層有活動門,
可以觀察門外動靜。
門窗則是用一片片的木板組合而成的,
白天就一片片的拆下,既寛敞又通風。
交通指引
開車: 從中山高(國道1)下新營交流道,接南172縣道往鹽水鎮方向,右轉接南門路,再右轉接康樂路,即可見右手邊的橋南老街,步行依次可抵泉利鐵店﹙過橋鐵店﹚ |